首页 > 易单商学院 > 外贸SOHO > 创业法宝和SOHO工作模式
成为外贸高手,几种心态要不得
2014-04-24
1.骗人
许多公司明明自身是贸易公司,非要说是工厂;明明没出口过,非要说出了很多。贸易公司说成工厂的确不是实话,是骗,可是骗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?不是拿了客户的钱不给货,或者拿了优质货的价格给客户发次等货,造成客户的损失。我们只是想跟客户合作,客户也是货比三家,你给了他多一家比较的机会,对客户是有裨益的。
如果客户比较完了之后选择了你,说明你的货品最符合客户的期望值,给的条件最优惠。我们和客户互惠互利,那作为外贸公司,又有什么可自卑的呢?
2.求人
觉得是在求人这个问题,就是心态问题,总觉得是在求客户买东西。实际上,我们谈判就代表公司谈判,客户无论是小公司还是跨国集团,双方都是平等的。生意是相互的,没有谁求谁,倘若战战兢兢做生意,那么往往是越怕丢单,越容易丢单。不卑不亢,有理有据,你来我往,才是谈判的真正关系。我们是在做利益交换,你给我钱,我给你等值的货,没有谁求着谁。这个客户不买我的货,可以卖给其他人。尤其是新人,一定不能有求人这种心理,谈判就是心理战,客户看出来你太在意,太患得患失,反而往往会被逼的退无可退。
3.拘于常规
这么多年带过不下一百个新人,从各种途径接触过几千个外贸业务员,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到了岗位之后,如果有一个老外贸经理在,尤其是三十岁以上的外贸老人,都会告诉新人们两个原则:
第一,客户问价格,一定不能直接报。你要问他们是什么公司啊、每年的需求量多少啊,等等的。问清楚再报价;
第二,客户讲价,明明目标价你能做,也要跟客户慢慢磨,不能一下子降下来,免得让客户觉得我们一开始报价太高,对我们印象很差。
我遇到过不少新人,都是按照那些老经理给的方法,客户来询盘,我们反复询问,客户就没消息了,再跟踪,也不理了;或者客户讲价,我们慢慢磨,磨得客户没消息了……周而复始,恶性循环,于是总是不成单,或者单子量很少。
而我对新人都是说:你报价一定要及时,再者客户讲价的时候,给你目标价,说明希望大,只要有利润,就做,或者稍微加上一点点回给客户,单量一下子就上来了。
现在的外贸已经不是十年以前,甚至五年以前的外贸了,现在很多的资深外贸经理都是从实战中过来的,他们在当时是高手,不能否认,但是时代在变化,还是拿着当初自己那一套来教新人,已经不适应了。
以前的外贸,信息量少,客户获知供应商的渠道很少,找到一家供应商,可能就会有耐心的谈,你不报价,问一些东西,他还回答你,因为就这么几家可以询盘的;你磨价格,他也有耐心慢慢来,因为可供比较的太少,他可能对价格具体在什么范围不是那么有把握,毕竟价格是时时变动的,他也愿意试探的跟你谈。
现在呢,alibaba一搜,几百个同行,一个询盘出去,收到几十条回复,藏着掖着不报价,客户哪会有功夫理你?
几十条回复里面,客户确定了价格是在某个范围,直接问你你能不能做,你还跟他磨?客户已经对价格掌握的一清二楚,再磨已无意义。